前言
兼顾多种资料类型:期刊、书籍、专利、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选取合适的文献资料数据库:以学科专业、文献类型等为依据确定检索关键词、组织检索式采用多种检索途径:图书馆一站式检索,专门数据库检索,学术搜索引擎检索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
科研项目执行与管理规范
流程
学术不端行为界定
近年来,高校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为了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各高校已陆续应用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TMLC)”来加强对毕业生学位论文的检测。对于应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各高校都制定了一套相应的检测要求和处理办法,表1中列出了10所高校对”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使用管理方法。
CNKI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科技部 2006 年附录 3《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
用专门的论文检索工具而不是一般搜索引擎(如果用搜索引擎也要用谷歌学术或者微软学术而不是百度学术)。
用 Mendeley 之类可以从维基百科页面直接下载相关论文的文献管理软件,支持 Bib 文件的导出,配合 LaTeX 使用。
建立自己的一套工作流,让找论文、读论文、写论文成为一个“流”(flow)的状态。
尊重和信任。但应当注意你们的目标可能是不一致的,矛盾不可避免。
综上,一个是自律,一个是社会压力(法律道德规范,社会舆论,社会风气)。
行业标准是一个月,但具体得看杂志,以及你论文的复杂程度(我记得以前看过新闻说有人的论文需要集中很多权威专家用两年来审(物理领域)。)
直接插入图片,在 caption 或者文章提到图片处“如图1[Jason, 2015]”注明图片来源即可。
如果不能证明自己不是小白菜,就必须用足够好的问题引起大牛兴趣。
我倒是感觉整天提创新,并没有什么用。没有实力支撑的创新就像是“我们就差一个程序员了”似的。空口大白话。
楼上都太厉害了。记得上 MOOC 的时候大家都说“上完 MOOC 发现了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学术问题”,那以前当然是有学术不道德的地方。
如果真没有,那这 MOOC 还真是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呢。
我就有挺多学术不道德的地方,虽然作为一个道德洁癖我还看过《普林斯顿大学学术道德》这本书(post-0011-academic-integrity-at-princeton.md)。
我觉得自己学术道德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看文章却假装看了。等论文写完了再找到“适合”的地方插入文献引用】。我认为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克服。
另外还有的一个问题,如李小文院士所说:
在我自己 30 年的学术生涯中,我注意到很多垃圾论文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保持结 果合理的情况下,把问题复杂化,让评委或老师没有时间或耐心细看求解的过程,只好让其过关。这种在争论中把问题复杂化来闪避失败的方法,英文里就叫:If you can’t convince, try to confuse。
突然想到高中毕业,余意老师给我的寄语:人,认识你自己。
与君共勉。
显然不是。或许【科研潜力】是。
我觉得,平等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尊重的意思是,【知道在沟通什么,提前做好功课,不浪费对方时间】。另外,坦然沟通。
学术精神肯定能促进学术能力的提升 —> 学术精神重要。
学术能力高超却没有学术道德对人对己都是一场灾难 —> 学术精神很重要。
学术精神正派却没有学术能力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 学术能力重要。
外,我一直觉得一个高明的坏蛋比一个无能的佛祖更有益于人类的整体发展。因为科学像是一把刀,好人拿来切菜,坏人用来杀人。不管科学家愿不愿意杀人,他都应专注于造一把好刀。
再,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时候是冷战时期。那时候的科学家可不是为了人类幸福而加班加点多产地工作。
综上,学术能力更重要。
大家可以分享一下文献检索的渠道吗?
个人下载各种电子书以及论文:http://gen.lib.rus.ec (上这个网站我从来不用书签,记住有大用处,几乎我搜到的 IT 相关书籍都有下载(sorry,是盗版))
外,文献管理用 Mendeley,很容易可以从 wikipedia 导入大量相关 paper,看了也可以很容易导出 bib 文件,用在 LaTeX 里。
arXiv 现在也很火。相信以后论文都会成为 public domain 内自由流通的信息,不再是少数出版商用来赚钱的私有财产(比如独秀,Springer)。
其中的意义,可参考纪录片《互联网之子 The Internet’s Own Boy: The Story of Aaron Swartz (2014)》最后一段。
补充:一个(没被墙的)谷歌学术搜索: http://scholar.glgoo.org/scholar?hl=zh-CN&q=Artificial+Intelligence&btnG=&lr=
释怀。
更大的问题是,以后的学术不端行为都管不住……(我很确定……)
什么叫学术规范?
引用规范(citation marks)?有
其中最著名的是 Chicago style。其实,这些都可以交给 LaTeX 处理,不用自己记每个规范到底是先杂志还是先 title。
具体采用哪一种,不同(学术)领域/期刊有不同的偏好。我们也有自己的国家标准。
有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叫 Cold Turkey Method(冷火鸡方法?),被广泛用于戒烟,但这里同样适用:
对你有一种直观的冲击感:且不说能不能看懂,自己还有好多书没有看,看都没看过。
图书馆里确实有不少书没有,而网上书店可以买到,但图书馆能提供更大的文化氛围。
图书馆里还有专业知识丰富的图书馆专业的工作人员,幸福的他们可以整天看书(脑部:毛泽东在北京),而我们可以在懒得一个个书架找书的时候问他们。
科研活动的初期,在没有掌握必备科研方法和基本思路的情况下,应当以学习、模仿和借鉴他人的研究(以及研究方法)为主,目的是快速上手进入科研活动的生活氛围之中。研究后期,就应当有自己的 idea,不能局限于别人的思想。还有人因为担心别人的思路影响到自己而不读论文呢,当然,这是建立在对相关课题足够了解的情况下。
这里的借鉴,只是方法和习惯上的借鉴,而不是成果上的借鉴。把别人的成果拿来据为己有,是有违反学术道德的。
学术道德的意义在于可以是学术交流、发展更健康。如果大家都不遵守学术道德,学术研究就会陷入混乱,学术氛围就被破坏了。遵守学术道德的习惯应当尽早养成,应当严肃对待。
在本专业内或者本专业外,学术道德都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我也得承认,自己的学术道德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很多时候,学术道德都会被慵懒、deadline 等冲淡,想着这一次放松一下。我们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标准。不知道有多少次自己论文根本没看就引用,多少次【引用不当】。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我想,如果没有整体上舆论的监督,学术道德的规范,靠自己我是不能彻底改正这些错误的。建立在自律上的规范体系是靠不住的,所以我们需要开展学术大的和学术规范教育。
在很多学校,学术道德都是大学入门第一课(101),比如普林斯顿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要阅读《Academic Integrity at Princeton》,明确自己的科研学术过程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还要签署相应的承诺书(Honor Code),当时读的时候最让我触动的一句话是“When in doubt, cite.”。想想学术道德也是如此简单粗暴一句话就能带过。
但显然这句话是不够的。我们面临太多诱惑,太多捷径,如果你的论文里除了引用的东西,没有自己的思想,采用“When in doubt,cite”之后发现自己的论文主体居然就是引用,不令人沮丧吗?那种情况下,恪守学术道德才是真正的挑战。
综上,我认为开展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很必要,我也认为扎实学术基本功,多读多思多试验多练习,做到真正的言之有物、胸有成竹,才不会被一些捷径迷惑,走上学术“不道德”的路。
只有(1),因为《著作权法》第五条说:
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文献调研就是根据科研工作或科研课题的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调查、收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工作过程。
主要包括阅读文献,资料整理两个步骤。
以我的个人经验,如果遇到一个不太了解的课题,我会
是,用软件来下载电子资源(我想这里说的是学校购买了的电子资源,而不是普通网络资料)属于超量下载行为。
避免这需要从两处着手,
#1
数据获取
规范数据分析和整理行为,首先是要考虑的是数据的获取。应当记录数据的获取来源,最好选择公共的免费的数据集,避免版权纠纷;如果是涉密的数据,应当做好保密工作;如果是从网络获取的数据,应当留意数据的授权协议和使用权限;如果是自己或朋友的数据,应当表示感谢并告知自己的使用。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分析的方法应当透明,而且若需要对比不同方法的效果,应当合理控制变量,用同一组数据记录不同处理分析方法的结果。
在遥感领、计算机视觉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数据处理分析通常采用专有软件加编程的方式。如有编程,可以考虑开源至 GitHub,并把论文存到 Axiv,这样便于学术交流。
#3
数据整合和利用
如果第一步和第二步都按照规范,做了足够的明确的记录,数据的整合和利用应该不难。其他人也可以很方便地采用你的数据和处理方法重现你的处理结果。
教育部学术委员会。
学校应当根据自己学校的《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相关条例,酌情处理。
比如武汉大学 2003 年公布的《武汉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里就有:
“视情节严重程度,应责令其向有关个人或单位公开赔礼道歉、补偿损失、暂缓学术晋升,撤销获得的有关奖励或其他资格,并予以警告、记过、降级、撤职、解聘、开除等行政处分。”
这里,学校应当责令此博士公开赔礼道歉并撤销其博士学位。
如果我是当事人,要提出申述和异议,可以写一份申述书,说明自己的论文不存在抄袭和造假,或者说明对自己抄袭行为的判定结果不满意,并给出合理理由,交由教育部学术委员会裁定。
1.题名:基于点特征的多源遥感影像高精度自动配准方法
作者:翟涌光;王耀强;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刊名:遥感技术与应用
年:2010
期: 03
页码: 404-409
2. 题名:中国云存储深入调查
责任者:巴力立
文献类型:电子文献
访问路径:http://www.cloudcomputing-china.cn/Article/luilan/200910/335.html
访问日期:2010-04-12
发表日期:2009-10-20
参考《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1] 翟涌光;王耀强. 基于点特征的多源遥感影像高精度自动配准方法[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0. 3. 404-409
[2] 巴力立. 中国云存储深入调查
[EB/OL]. (2009-10-20) [2010-04-12]
http://www.cloudcomputing-china.cn/Article/luilan/200910/335.html
可以。
虽然存在引用不当,但出现的位置为文献综述部分,这部分为简介原有成果和研究现状。按照惯例,这些内容属于 public domain,重合度本来就很高,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同一事物。
当然,这种引用是错误的,应当注明引用并予以纠正。
但我觉得可以被评为优秀论文。
先罗列下候选项:
主编:杜某编者:杜某、张某审定:杜某、鲁某
杜某是主编,因为他协调了整个编撰工作,还是编者,因为他负责了概论和第 2-11章的编写,他还是审定,因为他审定了全书,对全书除概论部分定稿。
张某是编者,因为他承担了第 12-22 章的编写。
鲁某是审定,因为他协助杜某,审矫并定稿了概论部分。
通常而言是不可以的。
通常而言是不可以的。
但以下类型的重复发表不属于一稿多投的行为:
结合这 8 点可知,只有在情况 7 时,可以再次投递。否则,不可以。
期刊选择上选择有声望,影响因子高且自己了解,并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出版社。投稿过程中以可靠的方式和出版社联系,不要被伪装成出版社的人骗了钱财和论文。
保持一颗警觉和正直的心,不企图从同行评审体系中走“捷径”。
一稿多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里有:
“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违反这条,被称为“一稿多投”。
构成“一稿多投”行为的条件:
学术不端主要包括六类:
具体说,学术前期有超量下载行为,学术成果呈现阶段的学术不端有:
上面都是高校研究生容易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
学习了这门课,就应该以一个更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不能假装不知道,以“耍赖皮”的方式写论文。更要常审视自己,像学术道德高的人学习他们的治学精神,对学术道德不高的人要积极引导。最重要的是,出现了学术上的污点和行动上的不道德,不要推卸,说自己不知道这个是由违学术道德;也不要纵容,说自己就是不道德了你想怎地。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每次课程作业的小论文起,一点点养成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的科研工作者。